欢迎访问米乐下载

客服热线:

156-1007-7673

产品中心

工作6年的神经内科医生从新疆来到江苏进修后却忧心忡忡……

来源:米乐下载    发布时间:2025-08-09 17:42:41

  医者仁心,不畏艰辛,愿每一位医生都能在坚守中看到希望,在付出中收获尊重,让医者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生命之路。

  在传统观念中,医生职业常被视为精英阶层,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回报。然而,现实情况却往往与这一认知存在非常明显差异,许多医务人员的实际收入远低于外界想象。

  近期,笔者在与一位来自新疆、目前在江苏进修的医生交流中得知,他所在的县医院正在经历一系列的改革,这让其对以后的从医之路产生了些许迷茫。

  今年,是这位医生工作的第六年,此前他一直从事神经内科工作,前两个月刚刚参加完中级职称考试。

  他所在的县医院实行的是神经内、外科合并管理模式,即有点像“脑科病房”的意思,随着这两年内地援疆工作的不断细化,新疆当地县市级医院的危急重症救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所以,此次单位派他出来进修学习,就为了待他回去以后创建神经ICU科室。

  这原本是一件对单位发展和个人成长双重利好的事情,但这位医生却忧心忡忡。随着和他聊天的不断深入,我才渐渐明白了他的担忧。

  每年年初,医保局都会对县医院、中医院以及各卫生院进行医保基金配额,要求各单位在全年度内合理、平均使用,但是当医院真正运行的时候,又很难把控医保基金的使用。

  由于县医院是县域内医疗技术最强的单位,所以,患者在生病就医时往往会优先前往,这导致县医院在上半年就会耗尽全年医保配额,如果下半年医保局不能给予医保结算的话,县医院就要自行垫付资金,而各卫生院却还有可用空间。

  为应对这一困境,县卫健委做出了合并决定,将县医院、中医院、疾控中心和各乡镇卫生院进行合并,成立县总医院,以实现医保基金的统筹使用,即全县一家医院,医保基金一家用。

  这样的改革虽能缓解医保基金不足所带来的困境,但是合并以后,却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县总医院的工作人员过于臃肿导致绩效发放困难,甚至会出现工资打折现象。在此背景下,这也就催生出了下一步的改革——裁员计划。

  这位医生没有编制,不过由于年轻且本科毕业,所以医院暂未将其列入裁员名单,但他还是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安全充满担忧。

  如果说裁员或是以后将要面对的问题,那真正让他对未来没有信心的,其实是另一个更为现实的原因。

  待他此次进修回去以后,将转岗为ICU医生,而来县医院看病的基本都是本地人,很少有自费病人,所以在医保资金紧缺的时候,ICU也很难收治病人。没有了业务量,收入自然也就随之下降。

  目前,这位医生每月仅有4000元左右的工资,他坦言道,转岗后收入恐进一步下滑。

  在医保控费、医院合并、薪酬改革的多重压力下,很多医务人员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职业焦虑。这种焦虑不仅源于收入下降,更折射出医疗行业价值分配体系的深层矛盾。

  我们先来看一份数据,据华医网发布的《医疗人2024年薪资及就业调研报告》显示,超过57%的医务人员薪酬在2024年会降低,主要源于绩效奖金的减少。

  这也印证了,当下各地新闻中频频爆出的绩效拖欠消息。那么,究竟是什么问题造成我国的医务人员工资收入下降呢?

  我国公立医疗机构占比高,且实行“差额拨款”制度,但财政补助有限。有关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13.15%,很多三甲医院的财政拨款仅能覆盖人员基本工资的30%~40%,其余部分还需依赖医院的自营收入。

  这意味着医院一定要通过良好的经营,来获取大量资金以维持运转和发放员工工资,而医疗服务价格却一直处在不合理状态。很多收费项目还沿用2001年版标准,与社会实际价值脱钩,进一步限制了医院通过医疗服务收费获取足够资金的能力来支撑医务人员的高薪。

  我国医护比持续倒置,2022年统计显示,医护比为1:1.15,低于WHO建议的1:2.5标准。同时,编制内外双轨制问题突出,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数据得知,编外人员占比较高,目前占到了51%,并且薪酬差异显著。

  此外,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成本高,本科阶段就需要5年时间,如果再加上硕士、博士培养,很多人等到踏上工作岗位,就已经30岁了。虽然规培期间每月也有补贴,但执业前五年的收入回报率仍偏低。如此投入产出失衡,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医务人员整体薪资水平的提升。

  回看这位新疆进修医生的例子,其实目前很多医疗机构都存在着“医保控费”与“医院运营”的矛盾。

  医保基金的“总额预付制”虽然倒逼医院提升效率,但县域医院作为基层医疗的“兜底者”,往往需要承担更多急危重症救治任务。当医保额度提前耗尽,医院就必须在“保生存”与“保医疗质量”间艰难抉择。

  据《医疗人才2024年薪资及就业调研报告》显示,超70%的医务人员对薪资不满,77%期望年薪达15~30万,但现实却是多数基层医生月薪不足5000元,每月都期盼着工资到账,来应付家庭支出。

  很多从医人员都怀揣着小康生活梦,但其背后是明显的心理落差。以心内科PCI手术为例,目前的耗材成本占比仍高于手术费不少,医务人员仍不能通过医疗服务收费,来获取体面收入。

  这位年轻的新疆进修医生虽暂时躲过了裁员,但转岗ICU后可能会面临“无病可收”的困境。县域患者对ICU的认知不足、医保报销限制、自费能力弱等因素,导致ICU床位周转率低,导致医生收入进一步下滑。这种“技术提升但收入下降”的反差,让医生对职业发展的信心降至冰点。

  在此背景下,三明医改就显得非常关注。那么,三明医改以后,医务人员薪资会不会提高呢?答案是有可能提高,原因如下:

  三明医改通过年薪制切断了医生收入与药品、检查费用的直接挂钩,改为与职称、工作量、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关联。

  数据显示,三明市医生人均年收入从2011年的5.65万元增至2023年的19.56万元,年均增长11.59%。这一变化使医生收入更稳定,减少了过度医疗的动机,也让医生的付出可以通过合理的指标得到相应回报。

  同时,年薪制方案框架明确,主任医师基本年薪为30万元,副主任年薪为25万元,主治医师20万元,住院医师15万元。医技、药学类人员年薪为临床医生同等职称的80%,护理类为70%,后勤类不超过50%,确保了医院内部各岗位薪酬的公平性与合理性。使得医务人员对自身收入有了清晰预期,也激励着他们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以获取更高职称和收入。

  总体而言,医务人员工资不高是由多种复杂因素导致的,而三明医改在提升医务人员薪资方面做出了积极且富有成效的探索。

  虽然在推广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以及更多地区对其经验的借鉴和创新,医务人员薪资提升有望成为现实,从而吸引和留住更多优秀人才,为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正如那句老话,“医者仁心,不畏艰辛”,愿每一位医生都能在坚守中看到希望,在付出中收获尊重,让医者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生命之路。

  确诊4824例!基孔肯雅热疫情规模为何比往年大?张文宏教授首次发声,世卫专家发出警报……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新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白人学生怒喷中国同学:上课和教授说中文!澳洲大学本地学生崩溃退学......

  胖东来拟招20名刑释人员上热搜,网友涌入于东来账号评论区求职,有前科人员称:看到了希望

  李月汝时隔4场重回首发:4中1仅3+6连续8场未上双 飞翼12战10败

  谷歌 Pixel 10 Pro Fold 折叠手机首度动态亮相:开合流畅

  “苹果牌AI”拥抱 GPT-5,预计下月登陆 iOS / iPadOS / macOS 26